2017年4月以來,我國開展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匯集國內2000多名環境科學、大氣科學、氣象科學以及行業治理等方面的優秀科學家和一線科研工作者,建成了天地空綜合立體觀測網,通過外場觀測、實驗室分析和數值模擬等綜合研究手段,集中開展聯合攻關,目前已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的成因,實現了對重污染過程的精細化定量化描述。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新一輪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些新舉措。比如,在科技支撐方面,啟動實施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重點對京津冀“2+26”通道城市的大氣污染成因進行跟蹤研究,還提出了“一市一策”綜合解決方案,針對每個城市提出相應的治理技術方案。
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實施一年來,作為重點區域,京津冀三地一年來的空氣質量到底如何?近日,三地相繼發布2018年度空氣質量情況,從最新監測數據來看,三地都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環境保護部近日通報了對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和山東唐駿歐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違反大氣污染防治制度的行政處罰決定。針對社會關心的問題,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就兩家企業的違法行為、處罰依據、如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